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职业技能竞赛

第九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工作方案

发布者:  时间:2023-12-21 18:58:22  浏览:

为让我校辅导员更好地做好参与下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准备工作,特转发此方案。

第九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第九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组织实施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时间地点

全国决赛拟于2022年5月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举行。

二、参赛人员

应为全国普通高校在岗专职辅导员,且2018年9月以来连续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行政部门择优推荐选手参加全国决赛,按照本地区高等学校数量(含部属高校),30所以下的限报1人,31—70所的限报2人,超过70所的限报3人。推荐前,各地须通过学生访谈、资料查阅等方式对推荐人选的工作实绩进行考察,避免出现参赛、工作“两张皮”现象。

三、比赛安排

(一)比赛流程

全国决赛共设置基础知识测试、案例研讨、谈心谈话3个项目。由专家现场评分,并现场公布总体结果。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天

9:00—10:30

基础知识测试

14:00—18:30

案例研讨(分3组进行

第二天

8:30—12:00

谈心谈话(分3组进行

14:00—17:30

(二)比赛项目

1.基础知识测试采用闭卷作答方式,限时90分钟,重点考察辅导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知识。题型包括单选题、不定项选题、简答题、对策分析题。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知识;党和国家关于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会议及文件精神;辅导员业务素质和专业知识等。

2.案例研讨主要考察辅导员综合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研判问题、解决问题、应急处突等能力。选手在赛前抽取小组、AB角签位,赛前10分钟分别抽取1道案例。比赛以“我提问,你回答”的方式开展,由AB选手围绕案例共同辨析原因、研讨对策、总结规律,并在最后现场视频连线全国高校思想政治领域理论和实务专家1人进行提问。首先由A1选手根据抽取案例进行提问,B1选手作答,后由专家进行提问,B1选手继续作答;随后由B1选手根据抽取案例进行提问,A1选手作答,后由专家进行提问,A1选手继续作答(每道案例选手提问时间限2分钟,专家提问2分钟,选手作答时间限6分钟,分别计时),以此类推。评委结合提问质量和作答情况分别对选手进行评分,提问分数占比30%,作答分数占比70%。

3.谈心谈话。主要考察辅导员对学生特征、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了解把握程度,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能力、解决理论困惑和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比赛在专门的谈心谈话室内进行,评委通过视频方式进行观摩及打分。参赛选手提前10分钟抽题,按照“人题匹配、同省规避”的原则与提问学生开展谈心谈话。谈话结束后,选手需结合谈话情况进行简短总结,分析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并回答评委提出的1个问题。谈话限时10分钟,总结与回答问题各限时2分钟。

四、计分方法

(一)评委评分

1.选手评分采用评委集体评分的方式,每个项目总分100分。谈心谈话项目将组织对谈学生进行满意度测评,作为评委打分的参考。

2.基础知识测试采取评委统一评审的方式,评委评分为选手在该环节的最终得分。案例研讨、谈心谈话采取评委分组评审的方式进行评分。为减小分组评审对参赛选手成绩排名的影响,最终得分按照排名顺序采用归一法处理,其中小组第一名为95分,最后一名为75分,其他名次选手按照公式计算得分:选手最终得分=基础分75分+20×(选手原始得分-组内原始最低分)/(组内原始最高分-组内原始最低分)。

3.参加评审的每一类别评委人数在5人以上(含5人)的,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后取平均分。所有分数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二)选手得分

选手最终得分的计算方法为:基础知识测试得分×20%+案例研讨得分×40%+谈心谈话得分×40%。

五、奖项设置

比赛设置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

六、宣传展示

(一)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宣讲会、座谈会等方式,组织优秀选手与辅导员、大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先进经验、讲述育人故事、传递价值认同,进一步突出群众性、示范性、互动性、差异性、引领性,不断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理论水平、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丰富学习培训形式

将比赛中形成的图文影像资料、典型案例素材等转化为优质资源,在高校辅导员队伍能力提升大数据赋能平台及高校思政网、中国大学生在线、易班网等网络平台建立专栏进行展示,进一步充实辅导员培训资料库,丰富学习培训形式,推动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